四方速遞香港報道(文/黃山明)3月16日下午,華為正式對外正式發佈了《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宣稱為了促進開放透明與5G技術應用、平衡創新保護與行業發展,將從2021年開始對5G專利收取使用費,提供適用於5G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單台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
據IDC報告,2021年智能手機全年增長量將達到5.5%,增長幅度受到需求復甦和5G設備供應的推動,預計2020年至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CAGR達到3.6%。同時,數據顯示,2021年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佔到全球出貨量的40%以上,而到了2025年這一數據將來到69%。
另外,根據DigitimesResearch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4億部,5G手機銷量達到了2.8-3億部。如果按照IDC的預測,那麼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3億部,5G手機出貨量為5.2億部。以每台最高收取2.5美元專利費計算,華為單從智能手機市場就將獲得最高13億美元的專利費用。
收取專利費用是主流廠商通行做法
當前全球5G市場中,握有大量核心專利的廠商,除了高通,另一個便是華為,可以認為只要使用5G技術,基本無法繞開這兩家廠商。而手機大廠蘋果、小米、OPPO、三星等廠商,與高通合作時,都需要按照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來繳納專利費用,這樣可以享受到高通專利池庇護,同時也能享有高通交叉授權得到的專利使用權。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通擁有3G、4G及5G網絡技術及軟件等其他功能相關的專利,因此基本上只要製造連接至蜂窩網絡的設備廠商,即便不使用高通的芯片,也必須向高通支付一筆許可費用。
華為由於需要生產自己的智能手機,也與高通也展開了深度的合作,不過由於雙方在5G領域中均握有大量專利。所以華為與高通簽訂了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再交付一筆專利費用就能夠繼續銷售華為手機,如2020年華為便向高通交付了一筆18億美元的專利費用。並且由於交叉授權的存在,華為所付的專利費用遠低於其他廠商。
從全球市場來看,由於對知識產權的重視,收取專利費用也是許多原廠的做法,畢竟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能夠讓技術得到認可並且獲益,是促進技術發展的助力。
2018年開始,諾基亞、高通、愛立信等廠商便已經公佈了5G專利的收費標準。諾基亞5G專利收費標準為3歐元/部,愛立信的收費標準為2.5美元-5美元/部。而高通的標準是,單模5G手機的專利許可費率為(手機淨售價)2.275%;使用了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中單模5G手機收整機價格的4%;多模3G/4G/5G手機專利許可費率為3.25%;同時使用了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多模5G手機,收5%,最高可達400美元。而這已經是下調過的價格,此前專利費用每台最高可以到500美元。
由於高通高昂的專利費用,蘋果也多次提起訴訟,但迫於5G這項時代的必然產物,最終還是選擇屈服,繳納45億美元與高通達成和解。隨後,在iPhone12系列中搭載了高通的X55基帶。

華為研發投入與新增專利曲線|華為
相比之下,華為的最高2.5美元/部的收費標準大幅低於海外廠商,換算過來手機成本也僅上升了16元左右。此外,據華為公佈的白皮書瞭解到,2009年,華為便投入了6億美元啓動5G技術和標準的研究;2016年後,又追加投資14億美元,用於加快端到端5G商用產品的研發。總投入達到了2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及歐洲主要設備供應商的5G研發總和。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白皮書發佈現場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今天發佈的2020版白皮書,展示華為公司30年來技術創新發展的歷程,及公司對知識產權一貫的尊重、保護和貢獻。希望它能夠更加透明地讓大家看見華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同時,持續的高額投入也為華為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據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累計獲得授專利87805項,其中有11152項是美國專利,歐洲超過6600族。截至2020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餘族(超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2019年華為業務銷售收入佔比|華為
這些專利都建立在大量且持續的研發投入上,而在過去,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佔比超過50%,這也為華為帶來了鉅額的利潤。而今,這塊業務受到美國的直接干涉,如手機端銷量已經掉出前三,旗下品牌榮耀也被出售,這時華為必須尋找新的盈利點,專利收入或許就是其中之一。
讓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發展技術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費用其實並不能幫助華為獲得多少利潤,以上文為例,即便按最高價收取專利費用,金額大約在13億美元(約合84.5億人民幣)左右。而2019年華為的銷售收入達到8588億元,專利費用收入佔比僅為1%,即便按照淨利潤來算,2019年華為淨利潤為627億元,專利費用佔比也僅為13%,並不會為華為帶來質的改變。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也透露,華為公司預計2019年-2021年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在12-13億美元之間。
那麼問題來了,華為為何還是要收取專利費用,收取專利費用之後對於市場又會有何影響呢?
一個原因當然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國際慣例,以及收取專利費用可以反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能夠減少美國製裁的影響。此外,能夠收取專利費用,也從側面證明了5G已經開始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從今年開始收取,也符合華為此前宣稱2021年是5G進入大規模商用的元年。
另一個原因則是配合國家層面對於科技產業的規劃,完善知識產權體系,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進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改善國內知識產權認知環境。
包括華為自身也認為,對5G費率設置合理的收費標準,是對華為多年在5G領域持續投入創新回報,也是一種保護,能夠促使華為保持創新的動力,持續為行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其實華為此前一直都有向國外企業收取專利費用,比如蘋果很早便開始向華為交付專利費用。但在由於國內的法律及輿論還不成熟,同時過去也處在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尤其是通信利領域的技術大多都是標準開放的,許多廠商習慣於集成技術,而不願意主動去交專利費用,因此對國內企業的專利費用通常收取難度較大。
此次華為將提出收取5G專利費用,顯然會對國內的知識產權環境帶來一定的改變,讓更多的企業更加重視自身的知識產權。並且在當下,中美開始在技術領域上“硬碰硬”,這就需要國內企業有更多的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
過去,許多企業在出海後就會發現,由於專利的限制,自己的產品無法在當地銷售,因此國內廠商出海被告專利侵權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也迫使這些廠商開始在海外市場注重專利上的影響,開始適應其他市場的規則。
但是回到國內市場,會發現這些企業並沒有任何改變,仍然我行我素,專利費用收入依然是個難題。久而久之,對於國內產業的創新力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導致再也沒有企業願意投入巨大的成本進行突破性創新。
因此,華為此次收取5G專利費用,除了向外證明自己成熟的5G專利技術以外,也存在一些改變國內專利環境的想法,證明國內的技術也是有價值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總幹事FrancisGurry對此評價:“華為發佈5G標準基本專利(SEP)費率,將推動業界廣泛採用和使用旨在確保可操作性、可靠性和透明競爭的標準,同時為其研發投資提供公平的回報。”
小結
在消費者業務受美國打壓下,採用收取5G專利費用無疑是一條能夠開源的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龐大的研發費用支出。並且華為的5G專利費用相比其他廠商而言並不貴,意義大於實際。一方面可以向外展示華為成熟的5G專利技術,另一方面也能夠改善國內知識產權環境,讓企業明白,尊重知識產權,便是尊重技術創新。

本文由四方速遞香港原創,轉載請註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羣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採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相關推薦
據彭博社報道,在特朗普政府對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造成沉重打擊的六個月後,這家中國電信巨頭正在轉向其它替....
一個在常人看似沒有什麼發展的“紅海市場”,華為卻用5年時間從“白手起家”做到了中國NO.2。這,就是....
工程師鄧生 發表於 03-18 17:42
• 375次 閲讀
通信行業有好事發生,當然也有不好的事情;中國電信才放出消息公佈了它想在A股上市的計劃;現在A股老大哥....
發表於 03-18 17:33 • 860次 閲讀
日早間,消息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本週修改了供應商出售給華為的許可證,進一步限制了供應商給華為提供用於5G....
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
華為網絡 發表於 03-18 17:15
• 194次 閲讀
“今天受邀參加這個活動,聽到各位專家的分享,我覺得很多武漢工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做得已經非常先....
華為網絡 發表於 03-18 17:12
• 163次 閲讀
關於對5G網的安全部署探討。
發表於 03-18 16:58 • 8次 閲讀
最新報道:對於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播出的“3·15”晚會曝光出的四款App欺騙誤導用户下載、安....
綜談5G網絡基礎信令詳解
發表於 03-18 16:44 • 4次 閲讀
近日,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路易斯維爾的愛立信美國5G智慧工廠(Ericsson USA 5G Smar....
愛立信中國 發表於 03-18 16:44
• 153次 閲讀
C114訊 3月2日消息(李明)商用不到兩年的5G,已經成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一代無線技術。但作為以賦....
愛立信中國 發表於 03-18 16:42
• 161次 閲讀
5G時代,移動通信技術將成為社會數字化發展的強力催化劑,未來的移動通信將進一步發展並觸及各種垂直行業....
發表於 03-18 16:36 • 65次 閲讀
首先從車聯網業務類型和5G網絡特性2個維度對5G車聯網業務進行了分析,然後分別介紹了3種車聯網業務類....
發表於 03-18 16:32 • 10次 閲讀
探討了5G時代將出現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以及差異化的業務需求,根據不同的需求而生成多樣化的網絡切片,介....
發表於 03-18 16:28 • 6次 閲讀
當前,系統設備商和移動運營商熱烈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之一就是下一代移動網絡5G的發展情況。5G已有幾個....
發表於 03-18 16:22 • 5次 閲讀
2.1G NR重耕部署指導意見2020年電子版
發表於 03-18 16:20 • 5次 閲讀
5G NSA優化方法及其相關研究
發表於 03-18 16:02 • 5次 閲讀
隨着5G技術標準的加速完善,以及全球5G預商用測試的深入開展,5G將更為廣泛地應用在未來的工作與生活....
發表於 03-18 15:54 • 9次 閲讀
針對5G技術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特點分析了5G對回傳網絡的需求,結合運營商現有的IP RAN網絡....
發表於 03-18 15:52 • 5次 閲讀
5G相比4G對網絡連接、帶寬、速率的提升達到空前的高度,滿足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
發表於 03-18 15:49 • 12次 閲讀
為把握5G網絡發展機遇、做好網絡規劃諮詢服務,將網絡演進與建設運營有效結合,通過對網絡發展歷程的回顧....
發表於 03-18 15:35 • 7次 閲讀
中國華為公司近日在突尼斯舉辦“突尼斯人才日”,希望與突尼斯學界、商界進一步加強合作培養通信技術人才。
工程師鄧生 發表於 03-18 15:33
• 96次 閲讀
5G語音解決、5G數據傳輸、5G互操作方案等
發表於 03-18 15:32 • 6次 閲讀
通過對5G與LTE在移動性空口測量差別的分析,指出了5G引入波束賦形後對移動性空口測量的影響,提出了....
發表於 03-18 15:30 • 4次 閲讀
有電的地方就有功率半導體芯片,這句話深刻地説明了功率半導體芯片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重要作用。功率....
芯謀研究 發表於 03-18 15:25
• 126次 閲讀
然而手機芯片缺貨潮,讓廠商不得不面對5G手機“漲價還是降價”的兩難選擇。對於千元機,這的確是個問題。
工程師鄧生 發表於 03-18 14:45
• 203次 閲讀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
華為網絡 發表於 03-18 14:27
• 197次 閲讀
世界雷達博覽會簡介 雷達及上下游產業作為通信與裝備製造業中的高價值行業,專業門類齊全,技術成果眾多,....
導 讀 當前,越來越多的ICT技術被引入到OT技術中,IT、OT、CT這三個原本相互獨立發展的技術....
1 基站天線概述 本章介紹了基站天線的分類方式,移動通信中不同型號天線的外觀。 1.1 基站天線分類....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03-18 11:42
• 237次 閲讀
中國電信回A有了新進展。3月17日晚間,中國電信發佈公告,對A股發行及相關事宜做了進一步的闡釋,同時....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3-18 11:40
• 644次 閲讀
3月10日,在中國移動2021年終端產品策略發佈暨中國廣電中國移動共建700MHz終端生態啓動儀式上....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03-18 11:28
• 655次 閲讀
MediaTek 推出全新的5G 調制解調器M80,支持毫米波(mmWave)和Sub-6 GHz ....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03-18 11:23
• 191次 閲讀
對於NSA網絡而言,終端連接5G網絡,需依託LTE錨點網絡,在LTE 多頻組網背景下, 5G用户終端....
發表於 03-18 11:21 • 3次 閲讀
3月10日“中國移動2021年終端產品策略發佈”暨“中國廣電-中國移動共建700MHz終端生態啓動儀....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1:20
• 178次 閲讀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議案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陸續公開,與ICT行業息息相關的內容引發業界和網友的大討....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1:14
• 245次 閲讀
今日,中國聯通發佈了其2020年全年業績公告。縱觀這份中國聯通年度“成績單”,我們不難看出,在202....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1:12
• 612次 閲讀
3月9日,中國電信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擬申請A股發行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國電信表示,在符合....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1:10
• 174次 閲讀
最近的新機發佈會如雨後春筍般,三星 Galaxy S21 的拆解一再耽誤,不過相信小編拆解很快就來了....
在3月11日晚間召開的中國聯通2020年度業績發佈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對中國聯通的2020年度....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1:07
• 282次 閲讀
不久前,華為推出了Mate40系列的新成員Mate 40E旗艦,搭載麒麟990E處理器。據瞭解,這款....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3-18 11:04
• 739次 閲讀
近日兩會召開,行業趨勢呼之欲出,而5G,當然還是頗受熱捧的重點對象。從2019年正式發牌,到如今我國....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0:53
• 200次 閲讀
近期,有部分媒體報道稱“繼中國聯通宣佈將關閉5G NSA 基站後,有用户發現5G NSA制式手機也無....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0:44
• 245次 閲讀
2021年,5G迎來新的發展階段,5G to B的商業價值也將被進一步挖掘,而要撬動5G to B市....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0:38
• 273次 閲讀
小米造車、OPPO發佈造車相關專利、中興通訊成立汽車電子產品線、華為聯手廣汽埃安開發智能車…… 今年....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0:35
• 180次 閲讀
3月17日晚間,三星電子在全球發佈Samsung Galaxy A系列新品——三星Galaxy A5....
我快閉嘴 發表於 03-18 10:34
• 494次 閲讀
3月16日,工信部發布了2021年標準工作推進總體要求。 主要預期目標是:組織制定和修訂服務製造強國....
通信視界 發表於 03-18 10:33
• 275次 閲讀
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 是NR物理層上的小區標識,由SSB確定,其....
發表於 03-18 08:00 • 6次 閲讀
對華為來説:時間來不及了! 華為這次進度很快,甚至可以説太快了,這是理所當然的,華為芯片被禁止代工是去年6月份,即8個月前...
發表於 03-16 10:24 • 217次 閲讀
提到5G,人們討論的內容裏一定少不了華為。憑藉着在5G領域的突出技術優勢,華為在國際通信市場中的地位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從...
發表於 03-12 07:49 • 101次 閲讀
手機充電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發表於 03-11 06:48 • 0次 閲讀
網絡上開源的華為相關技術開發資料免費分享給大家!資料比較豐富,需要的小夥伴到自行下載! 1、華為技術與產品入門資料 ...
發表於 03-10 15:03 • 922次 閲讀
沒有根的商業都是暫時繁榮。
發表於 03-02 15:30 • 202次 閲讀
華為Probe軟件測試參數介紹 單驗時上網速率不正常問題的分析思路 ...
發表於 03-01 06:03 • 0次 閲讀
發表於 02-18 14:32 • 507次 閲讀
華為三星蘋果高通的差異 買IP做集成不宜包裝為掌握核心科技 ...
發表於 01-28 07:21 • 101次 閲讀
華為推出鯤鵬920芯片:佈局雲端計算的關鍵技術之一...
發表於 01-25 07:05 • 101次 閲讀
華為的鴻蒙系統優點是流暢度和大一統。這套系統主要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可以按照需要進行擴展,由此來實現更為廣泛...
發表於 11-26 15:26 • 303次 閲讀
評論